这几天,走进余德耀美术馆,一片春意盎然。紧贴余德耀美术馆建筑周边生长的油菜花渐次花开,户外草坪里一系列白色户外雕塑里竟然长出了“蘑菇”。
4月12日,由余德耀美术馆和蟠龙天地共同呈现的社区公共艺术项目“走街串巷”开启第四篇章,展出印尼艺术家赛义夫·奥利亚·加里波第创造的一系列户外雕塑与大型彩绘壁画,在菌丝与节气共舞的艺术与生命智慧中步入一片“融合之地”。从雕塑里长出的“蘑菇”,正是艺术家此次带来上海的创意作品之一。
赛义夫·奥利亚·加里波第1985年出生于印尼雅加达,其创作横跨装置、绘画、版画与影像等多种形式,以研究型实践游走于美学与自然科学的交界地带。加里波第将他对微观生物、自然探险的观察与其美学构想相结合,创造出将自然形态与幻想相融的共生体。他探索地衣、真菌等维系生命循环的杂交物种和现成样本,从不同环境中汲取灵感。其作品通常具有参与性,通过观众的互动参与实现开放多元的解读。
作为余德耀美术馆介入蟠龙天地社区的公共艺术项目,“融合之地”的设想源自加里波第对在地文化、生态环境、社区建设等话题的思考,并以此为切入点尝试建立一种深度的联结。
加里波第根据美术馆及周边社区的户外空间和气候环境,创作了一系列白色石膏雕塑,名为《融合雕塑》,散布于美术馆户外草坪及蟠龙天地景区内。该系列延续了加里波第对各种生态中场域特性的思考。他在精心雕琢的石膏雕塑体内培育本地菌种,使石膏体成为各式菌类生长的洞腔。
清明雨润,谷雨生烟。这个季节的暖湿气候携绵密降雨,为蕈菌的繁殖生长创造了天然的温床。这些菌菇的生命进程将贯穿整个展期甚至更久,并且随时间生长变化,形成动态的雕塑肌理。
同时,加里波第在美术馆建筑外墙对菌丝生长展开抽象的描绘,延续他对各种生物体的生物性与美学特质的持续思考。布展过程中,加里波第邀请公众共同参与《融合壁画》创作。在艺术家及其助手Andro的共同指导下,各年龄段的参与者融入自己的创意与实践,共同探索菌菇生长的美学想象,让菌丝绽放,壁上生花。
《融合壁画》创作灵感源自加里波第对中国和印尼两国文化内涵的思考。他用水墨画的意蕴描绘有机形态,与美术馆改造自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美学理念及其所处古镇水乡的地理位置相呼应。壁画既捕捉了被遗忘的历史与时间的流逝,也描绘了不断绽放的生命与延续,成为一种跨越时间和文化维度的视觉叙事,反映了历史遗迹与当代生态意识的共存。
展览还将发起“菌菇捕猎”活动,邀请公众在蟠龙天地寻找散落各处的菌菇,期望在社区互动体验中改变人们观看自然的方式,增进对于生命的理解以及有关生态平衡、万物共生的意识。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魅蓝科技官方微博表示,lifeme魅蓝Blus2S无线耳机将于...
,索尼互动娱乐公司近日公布了游戏业务简报,PC游戏规模虽然呈现指...
5月15日,哈弗品牌新能源之夜暨哈弗枭龙系列上市发布会在北京成功...
,凯音Cayin推出了一款USB便携解码耳放RU7,首发价189...
,徕卡相机公司近日更新了旗下LeicaFOTOS远程相机控制应用...
近日,各家上市银行一季报先后披露完毕。从公开数据看,中国农业银...